在古文教材的安排上,著重於讓每個學生都能認識中國歷代的經典、認識盛行一時的文學體裁。因此學生會讀到論語、世說新語、老殘遊記、翻案文學、古代散文、現代抒情散文…等等,也會學習詩經、唐詩、宋詞、元曲,認識代表性的作者以及其作品。當這些豐富的內容,客觀呈列在學生面前時,卻又讓人感到一絲的不負責任。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並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些內容與自身的關聯性,只要能『提綱挈領』地抓住——考試重點即可。

環顧現今的社會環境,媒體常常被批評不明究理,抓住隻字片語只就來炒新聞,只要能引起話題,推測、據說、有網友指出、民眾聲稱……未經查證的說法很容易在電視上大肆地傳播,且標題往往格外的聳動,並且也時常擷取幾秒影片、一兩句談話內容,來渲染事件的嚴重性。有時已經對當事人造成過多的輿論壓力、甚至影響了當事人工作、家庭,並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真相與正義才姍姍來遲,被調查人員、網友還原事件的真相,並揭露媒體的惡劣行為。
延伸閱讀:冤罪!平反!陳龍綺含冤1490日終獲無罪

回頭來看古文的教材,長大後一一深究時,才意外地發現,原來偏頗、先入為主的思維,早已深入在學校的教材中,而讓人渾然不知。

《世說新語》忿狷篇 第二條
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
雞子于(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又不得。
瞋甚,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
王右軍聞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況藍田邪?」

故事中用誇張、滑稽的方式來形容王藍田,其中世說新語還引用了王羲之對於王藍田的『評論』,應該說是對王藍田的『調侃』。
為什麼這裡特別引用了王羲之的評語呢?王羲之和王藍田是什麼關係呢?

他們不是兄弟、不是親戚、不是朋友,不過兩人確實活在同一個時代。在仕官階段,王羲之和王藍田在政治上算是同僚關係,兩人分別在不同的地區擔任太守,在官銜上是平起平坐,不過王羲之一直很輕視王藍田的才能,兩人有許多嫌隙。
王藍田本名王述,是死後被封為藍田侯,人稱王藍田。
王述曾為母親守喪,由王羲之代王述出任會稽內史,接任當地的職位後,王羲之總是藉故不去弔唁。一次經過其家門時,突然說想要拜訪王述,等王述出來迎接時,王羲之連家門都沒有踏入轉身就走,刻意羞辱王述。
永和十年(西元354年)王述代替殷浩出任楊州刺史,本來在臨海擔任太守的王述一下子升為刺史,對於當時在溫州永嘉郡做太守的王羲之而言,自己討厭的人在行政上的等級一下子比自己高了一級。(相當於一個是省長、一個是縣市首長),看著名聲、權勢越來越大的王述,王羲之十分的不滿。
加上其他各式各樣的因素,最終導致王羲之隔年(西元355年)竟『稱病去郡』,辭官退隱而去。


那麼除了王羲之對王述的評論之外,晉代名人對於王述的評論又是如何呢?

《晉書》評:「懷祖鑒局夷遠,沖衿玉粹。」
王導:「懷祖清貞簡貴,不滅祖、父,但曠淡微不及耳。」
謝安:「掇皮皆真。」

提到王述不忘先祖,表裡如一,廣達而淡泊名利各樣的美德。

《世說新語》忿狷篇 第五條
謝無奕性麤彊。
以事不相得,自往數王藍田,肆言極罵。
王正色面壁不敢動,半日。
謝去良久,轉頭問左右小吏曰:「去未?」
答云:「已去。」然後復坐。
時人嘆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這段故事提到了王述面對無理的謝無奕,展現驚人的忍耐力以及包容力,即便謝無奕怎樣漫罵都無動於衷,事後也不和這人計較。

人們看見王羲之的地位、名譽、成就,所以我們選擇性地相信他扭曲、偏頗的敘述,把一件無法被歷史查證的生活小事,用來斷定一個人的品格。
在王藍田食雞子當中記錄者用多麼滑稽、多麼醜陋的方式去形容呢,甚至這塑造了大多數人對於王述的主觀印象。

這就是我們相信的真實嗎?

現在的這個社會,我們是不是也正『斷章取義』,將有名望地位的人所說的話奉為圭臬,相信著多數人所相信的事物來生活呢?失去了自己去判斷、分辨的能力,無條件地接受這些已經被『料理』過的資訊呢?學習這些經典本身並沒錯,縱使知道世說新語收錄的,皆是魏晉南北朝時名流言行、民間流傳的軼事 。但是對於如同白紙般的學生,課本上的內容成為了大多數人在學習古文、文學、做人處事時的『唯一說法』。

課本裡面的內容,只是『考試時』的標準答案,卻不是事件本身的標準答案。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得成為古文學家、成為專業的學者。學生時期我的國文考試成績一直都不太理想,但是我很感謝我在國文課學會了一些小道理。聽了王藍田的故事後,是不是讓我們以後在面對一件新的事物時,可以稍微緩一緩,用更多的角度、更理性的思辨來做判斷呢?
我們不喜歡別人替自己貼上標籤,那麼我們也別急著為別人貼上標籤。

事件會平息,但是造成的誤會與創傷永遠無法彌補。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