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是與聖三位 神之間的對話,是信仰人每天都會做的事情。甚至是一般人偶爾也會在度過人生時,思考、遭遇困頓、迷惘時,會在內心尋找更高的存在,或是祈禱。關於禱告,每個人都有其獨道的心得、因著禱告與天寫下的故事。聖經中也有許多人物,他們因著做出關鍵性的禱告,改變了個人、家庭、民族與數個國家的命運。鄭明析牧師在禮拜時,引用了耶穌曾教導過的禱告方法、原則,鼓勵大家要在讀經時多留意耶穌關於禱告的教導,藉此做出符合 神心意的禱告,於是試著整理出這些教導的經文。

耶穌教你如何禱告

一、禱告的態度

  • 隱密禱告,不為炫耀
    • 〈太6:5-6〉「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 不要重複空話
    • 〈太6:7-8〉「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
  • 持續、不灰心
    • 〈路18:1〉「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 〈路11:5-10〉半夜求餅的比喻:不住的叩門,終必給你開門。
  • 謙卑認罪
    • 〈路18:13-14〉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耶穌說他比法利賽人更算為義。

我曾經做過最固執的禱告,便是在準備申請研究所時,當時才大三我便覺得讀系上研究所並找某位教授,是我最想要也唯一的選擇。至少在一年裡,我每天都為此禱告,也修該教授的課,認識實驗室裡頭的學長姐們。但是在申請截止前,我得到了靈感,多報了另一所學校的研究所,也在兩邊錄取後,試著多找一些教授去面談。當時只覺得,我不過是想要體驗一下推甄、找教授的過程罷了,最終我還是要找我中意的那位教授簽指導同意書。殊不知,反而在找教授的過程中,找到了更符合我設定條件的教授,而且研究所所學的領域,竟也引導我在工作時投入相關領域至今。所以固然要持之以恆為了特定的事情禱告,但是切莫只是重複、按照自己心意禱告,回想起來仍覺得那一年像自我催眠般的禱告,肯定令 神感到尷尬。


二、禱告的方式

  • 主禱文
    • 〈太6:9-13〉 / 〈路11:2-4〉「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國降臨……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罪……救我們脫離凶惡。」
  • 先求 神的國和義
    • 〈太6:33〉「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 奉耶穌的名祈求
    • 〈約14:13-14〉「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
    • 〈約15:16〉「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他就賜給你們。」
    • 〈約16:23-24〉「你們若向父求甚麼,他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

舊約在亞當夏娃墮落後,挪亞雖然按 神旨意得勝洪水的災難,可是含卻不認同自己的父親,而讓福音無法在家庭中扎根。即使如此,< 神的歷史>仍然繼續進行。在挪亞之後過了四百年,「亞伯蘭」出現了。亞伯蘭是「信心之祖」,他立下了挪亞的兒子──含沒有立下的信心條件。因此, 神對亞伯蘭說:「你不要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你立下<含打破的信心條件>,所以要叫『亞伯拉罕』。」從那時起,<亞伯拉罕>成為「信心之祖」。

以撒立下順從的條件,後來雅各也在伯利恆被改名為「以色列」,意爲「得見 神的人」,不僅是認定雅各在天面前立下的條件,也是從他的子嗣發展出整個以色列民族,因此他們禱告時以亞伯拉罕、以撒的名來獻上禱告。

〈王上18:36〉 到了獻晚祭的時候,先知以利亞近前來,說:「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 神,耶和華啊,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 神,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

新約時,耶穌立下條件,改變了人與 神之間的關係,讓人們可以以更靠近的方式來與 神相通,所以禱告時奉耶穌基督的名,是相當重要的,也是與其他宗教有所區別的地方。

註:亞伯蘭Avram(אַבְרָם)+含Ham(חָם) 變成 亞伯拉罕Abraham(אַבְרָהָם),從希伯來文來看,僅僅是加入一個字,便讓他的名字意思從「尊崇的父」變為「多國之父」,是同時富有屬靈與實際意義的改名


三、禱告的應許

  • 信心的禱告
    • 〈太21:22〉「你們禱告,無論求甚麼,只要信,就必得著。」
    • 〈可11:24-25〉「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
  • 全能 神已在末端預備祝福
    • 〈太7:7-11〉「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
    • 〈路11:13〉「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嗎?」

禱告不僅是信仰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人與聖三位 神之間最親密的交通。透過耶穌的教導,我們得以明白禱告的態度、方式與應許。禱告與祈禱許願最不一樣的部分,並不只是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在禱告中尋求 神的國和義,探尋祂所預備的祝福,也不要忘記在禱告後要按照所得到的靈感,和天約定的部分去行動,定能看見生命變化與祝福一步步展開。

接續閱讀:耶穌自己是如何禱告的?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