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第一回第二回,繼續介紹十二小先知,以及他們的著作

彌迦書

彌迦先知與以賽亞同為南國先知,且時代有重疊。有人稱以賽亞為宮廷的先知,那麼彌迦可以被稱為『農村的先知』,了解這點的時候,不得不佩服先知的果敢,在彌迦書中大膽地指出以色列百姓行耶和華  神眼中不喜悅的事情。

1:2 萬民哪,你們都要聽!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側耳而聽!主耶和華從他的聖殿要見證你們的不是。

3:1 我說:雅各的首領,以色列家的官長啊,你們要聽!你們不當知道公平嗎? 3:2 你們惡善好惡,從人身上剝皮,從人骨頭上剔肉……
對於信仰來說,此書最大價值在於明確說出救主出現之地,其根源出自全能的神。最終三位一體聖子使用耶穌基督的身軀達成了這段舊約聖經的預言。

5:2~3 伯利恆的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裏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耶和華必將以色列人交付敵人,直等那生產的婦人生下子來。

以著百姓身份發表這些言論,可想而知無法避免一些議論。先知雖然對於現實的遭遇感到悲憤,但依然展現出身為使命者的憐憫,為了民族的罪惡禱告,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信仰修造。

7:8 我的仇敵啊,不要向我誇耀。我雖跌倒,卻要起來;我雖坐在黑暗裏,耶和華卻作我的光。

7:18~19  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

那鴻書

先知活躍的年代不詳,只能按照書中內容得知先知早於尼尼微被消滅(西元前612年)。名字的含義是「安慰者」,也可能只是個代稱。透過先知的口,完整地豎立的耶和華  神的神性與權柄。有時信仰人只喜好  神的憐憫、慈悲,但忽略了對於滅絕惡的絕對性,神是絲毫不會妥協。

1:2~3 耶和華是忌邪施報的 神。耶和華施報大有忿怒;向他的敵人施報,向他的仇敵懷怒。耶和華不輕易發怒,大有能力,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尼尼微城為亞述帝國的首都,最終被隨後興起的巴比倫所消滅。過去亞述殘害北國以色列,將屬神的百姓滅亡,打破兩河流域的旨意(三國一律,請見以賽亞書專文),按照歷史的脈絡,那鴻書明確指出,神也會按照過去他們的惡行公義的降下審判,透過其他種族消滅來亞述,藉此來保全南猶大國。

1:14~15 耶和華已經出令,指著尼尼微說:你名下的人必不留後;我必從你神的廟中除滅雕刻的偶像和鑄造的偶像;我必因你鄙陋,使你歸於墳墓。看哪,有報好信傳平安之人的腳登山,說:猶大啊,可以守你的節期,還你所許的願吧!因為那惡人不再從你中間經過,他已滅絕淨盡了。

哈巴谷書

神為什麼不審判惡人呢?看聖經,比起審判惡人的時刻,更多的時候是相信神的人遭受痛苦。想必這也是許多信仰人在遭遇不公義的事情時,內心中最真實的聲音。

1:2 他說: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

在深入的禱告中,藉由先知哈巴谷的口傳達了神的想法,凡事都有定期,審判也有定下的時機,屬神的人應該要以著信心等待,警醒的預備自己,以免自己在那日同遭患難。

2:3~4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因信得生。

迦勒底人,將巴比倫人的根據地代稱整個種族,書中提及固然神會興起巴比倫帝國,但同樣的巴比倫也會因著他的殺戮付出代價。南猶大國對於將亡國的命運感到悲憤、哀傷,先知在質疑天的旨意中,更深入地觸碰到  神的內心,因而得以闡明屬天動工的法則。

鄭明析牧師也曾在禱告中詢問同樣的問題,過程中耶和華  神也讓牧師對於『審判的時機』有更明確的體會。每個人犯錯後無不是希望能有機會被原諒、改正,同樣的對於不信神、行惡之人,在失去最後的可能性前,神仍會持續給予無限的機會。當人們對於不公義事情憤恨不平時,除了焦急地請求神審判,也要使自己避開審判的主管圈,檢視一言一行有無在神看來不合宜之處。也從中瞭解,當我們犯錯的時候,不要急著陷入在負面、自責的漩渦中。神富有憐憫、慈悲,絕對會賜下足以改正的時間,從體會錯誤的當下,持續改正吧。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