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預言之地會有王出現

在十三世紀朝鮮王朝統一韓半島以前,有三個國家割據,分別是高句麗、百濟、新羅。
其中慶州便是新羅的主要根據地,在州內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物被保留的相當地完善,並有兩處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分別為佛國寺與石窟庵。
另外在慶州歷史遺址區中,有完整的韓國傳統聚落的建築,足以清楚的看見過去人們生活的型態,因而被稱為「沒有屋頂的博物館」。另外在這個曾經強盛的王國中,也伴隨著國勢的壯大,記載著許多關於慶州的神話、傳說。

(樹林圍繞的範圍為慶州月城的古址)

慶州月城是在新羅王朝(西元前57年~西元935年)的第四任王——昔脫解王時蓋的,因地形像弦月因而得名,稱為半月城、新月城、月城。
昔脫解王(西元57~80年)少年時聽聞這裡是風水寶地,因此在這裡蓋了半月城,自此近九百年的時間,到王國滅亡為止,歷代新羅諸王都是住在這裡。
西元初社會結構還是比較接近部落首領制,那時有其他的勢力也想佔領慶州的土地、建立城邑,但昔脫解王搶得了先機佔領慶洲,得到了當時新羅統治者南解王的賞識,娶了王的女兒順理地成為王的繼承人。

韓劇「善德女王」,敘述如中國的武則天般的德曼公主,如何透過權力鬥爭登基成為王朝的第二十七任統治者。劇中有地方勢力叛亂的情節,即可看到在月城進行攻防戰的畫面。

體會時機的瞻星臺

另外慶洲的瞻星臺,是東方現存的最古老的天文臺,建於善德女王時期,以石塊推砌而成,用了362塊石頭象徵一年的日數(依照當時的曆法),底下十二層是填入土作為地基象徵一年十二個月,頂端則轉為四方形象徵四季,四個井字的缺口則指向東南西北,瞻星台為韓國重要的歷史文物,第31號國寶。當時主要透過觀測星空的變化來測定二十四節氣的變化。

史料上對於善德女王的記載相當的少,據傳金德曼公主被擁護登基原因之一,是因為在她出生夜晚,時人觀察到了奇特的星象,認為公主就是那背負天命來拯救世上的王,因此瞻星台除了展示當時社會的科技發展之外,也可視為善德女王在登基之後為了鞏固王權,刻意強化星象觀測的可信度,讓自己的統治變得更加合理化。

屬於自己的風水寶地在哪裡?

看到別人的成功時,我們很容易將原因歸咎於天時、地利、人和,卻遺忘了自己本人該要盡到的責任與努力。韓國關於風水寶地的寓言、傳說真的很多,但如果真要論國土面積、建築規模,朝鮮半島上的皇宮、佛寺、臺樓古蹟遺址,往往都顯得「典雅、簡樸」。
到了近代,可以看見在老一輩的韓國人中,除了他們對於這些傳統文化的著迷、嚮往之外,也看得到他們對於成功、脫離困窘人生的執著。

進一步思考我們自己的人生,不也是這樣嗎?
人們為了成家立業、開設公司行號、安頓祖墳尋找明堂、寶地,為了要佔有地利。這都是追求成功的一種手段。不過除此之外要如何奪得屬於自己的天時、擁有人和呢?
除了外在能力的造就之外,還要擁有內在修為,成為使人和睦、善於傾聽與溝通的人,當「機會」來到的時候,才能贏得屬於自己的勝利。準備好的人未必都能遇到好的機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沒準備好的人,永遠無法掌握住機會。

此外,不要羨慕天生佔有優渥資源的人,現代來看比起土地,更令人在意的是財富、物質、外貌。鄭明析牧師分享如同要從正確的角度、範圍觀看,才能發現獨特的地形、風水寶地一般,每個人應該要正確觀看、並發現名為「自己」的這寶藏,每個人都有聖三位賦予的寶貴、不平凡之處,持續開發並造就,便能發揮那專屬於自己的價值。

” <人>有「與生俱來的核心」。
找出那部分來開發,當成寶藏珍惜並懷抱希望來生活吧!
若拿出那部分,就不會被任何人輕視。”

“假如有垃圾、各種雜亂的物品,
就會因此看不見寶藏,要打掃乾淨再看才能看見。
同理,人也要潔淨並造就自己,才能看出自己的特質、才幹和使命。
要先開發自己再看,才能看出自己的特質、自己的才幹。
要裝扮才能正確地看見。” 出自<2025年2月2日鄭明析牧師主日話語>好的想法就是寶物

發表迴響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