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進步,音響、電子設備從類比「進步」到數位時代,mp3、串流技術的發明,我們可以用更方便、更容易的方式取得音樂,取得我們想聽的聲音。 音響、收音機、隨身聽、入耳式耳機,如今進入真無線藍牙耳機的戰國時代,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有時我會懷疑,這是不是一種變向的退步呢?
便利的代價是,這些音訊以著「較糟」、失真「較多」的狀態來傳輸。
此外,人們漸漸只願意聽自己想聽的聲音,出門第一件事就是戴上耳機、看影片時用高倍速觀賞、不喜歡的片段可以跳轉或關掉。有人說長大後,好像就不太會挑食。那是因為你可以決定要買什麼東西來吃,不喜歡的食物根本不會買。但是如果不懂均衡飲食,自由選擇的情況下,反而會吃出病來。
聆聽聲音也是如此……
《聲音的奇妙旅程》SONIC WONDERLAND: A SCIENTIFIC ODYSSEY OF SOUND,本書介紹他如何與全世界的獨特聲景相遇(Soundscape,詞語來自sound加上landscape),並且藉由科學與主觀感受去分享他所聽見的聲音。目的並不是為了推崇人們去追逐這些奇特的現象,而是希望經由這些介紹,讓讀者去觀察、感受生活周遭的聲音,甚至是關注跟聲音有關的社會議題。書中提及的獨特聲景,作者有將其放在網路上,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對照其網站上的錄音檔。
例如:全世界回聲最長的地方,利用刺破氣球的聲音,可以錄到1分12秒的回音。
我很難說這是一篇『好書推薦』,畢竟聲音是很抽象的存在,你很難告訴別人:單頻弦波(pure sin wave)、白雜訊(white noise)、粉紅雜訊(pink noise),聽起來該是什麼樣子。即使作者用很生動的方式去說明這些聲學現象,但是有太多我們沒有經歷過的聲學體驗,以及不熟悉的聲學理論。閱讀起來並不流暢,甚至我也心想,這對於譯者應該也是一次蠻折磨人的經驗吧。許多聲學名詞都是再常見不過的單字,例如:punch, attack, peak…..等等,而且某些名詞的定義也常因人而異。
在執筆過程中,更覺得該把本文寫成一篇『聲學的簡介』:「從小自然科學常接觸的聲波,原來是一門這麼有趣的學問啊!」書中有很多對於中世紀教堂的探討,當人們想著把教堂蓋得更雄偉時,反而容易忽略了背後的建築聲學。例如:圓弧屋頂把任何細碎的聲音強化,導致彌撒時頻頻受到台下會眾的雜音干擾;或是忽略建築的反射,禮拜堂過度挑高,神父一旦說話,聲音經由高聳的建築物產生一陣一陣的回聲,台下沒有人聽得到神父說了些什麼。此外,當我們聽到回聲時,聲音是經由四面八方的牆面反射後,依照不同的時間先後順序回到耳朵中。但實際上,我們並不會就這樣在一瞬間聽到幾十個回聲混在一起衝進耳朵中。大腦會將這些反射的聲音對齊後,讓人只感受到一次回聲,並且會盡量協調兩耳音量的差距。作者提及,禮拜堂如果殘響太強,會導致會眾,因為長時間大腦不斷地將兩耳的回聲對齊,且兩耳音量、音色的差異,相當容易導致會眾無法專心、或是疲憊,想必這理由可以幫很多聆聽禮拜證道容易神遊的人脫罪吧。
作者說他喜歡『聲學漫步』,透過散步的時間去觀察沿途的聲音。這讓我發現過去的十年裡,為什麼當我還是個沒什麼消費能力的學生時,就很喜歡逛街。你如果不喜歡外界的聲音,你可以塞上耳塞,但這未必是最好的讓耳朵放鬆的方式。 耳蝸其實是個複雜且精密的系統,耳朵對於不同頻率、不同成分組成的聲音,在耳蝸中對應的處理區域也不相同,如果每天一直跟人對話、頻繁地說話,那麼聽聽車水馬龍的聲音、或是聽聽交響樂,換個聆聽頻率或聲音類型,應該能夠讓你『清清耳朵』。
書中最讓我驚奇的是『音樂公路』的片段,在台灣常見的減速帶,作者利用柏油的高低、寬窄設計,當車子開過去時,會發出如同小喇叭的低沉的聲響。它無法稱上多優美的聲音,卻給聆聽者、發現這種聲音的人帶來無比的趣味。
此外書中提及鐘乳石構成的管風琴、冰製樂器、沙丘上的樂音,這些超乎想像的聲學奇景,都是在閱讀時格外吸引人的篇章。另外在聲景的推廣上,書中亦包含了自然生態的保育,過度開發造成動物滅絕,會讓某些聲音從此絕跡,也可能因為過度的人工噪音,造成動物的叫聲、習性的改變。台灣聲景協會在國內,已推行推動相關議題多年,並促進學術交流、提升民眾對於聲音議題的關注。想進一步認識書中內容,聲景協會是相當不錯的資訊接收管道。
聲音,它一直都在,只是我們顯少去注意它
只要你願意,你隨時可以加入這趟奇妙的旅程。
注意聽,你身旁是什麼聲音。
除了物理上的聲波,請聽聽看自己內心的聲音,以及來自造物者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