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3月9日下午3時,馬偕與李庥牧師和德馬太醫生在滬尾(淡水)登岸。”

2022年為馬偕博士來台宣教150年。馬偕博士雖不是最早來台傳福音的宣教士,但其對於福音扎根、醫療與教育的貢獻,時至今日都持續地影響著台灣這片土地。荷西時期,台灣雖然也有小規模天主教、基督教活動,但當時以貿易為導向,所以福音的事工並沒有在這塊土地上扎根。

(到訪高雄旗津,從星空隧道走出去後,可以看到馬雅各登陸的紀念雕塑,上頭寫著當時登陸的日期1865.5.28)

因此近代認為,台灣本島福音發展是從1865年5月28日蘇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士——馬雅各從旗津抵達台灣算起。在南部的宣教工作初期並不順利,馬雅各與其他宣教士受到當地居民的反對。花了近三年半的時間,到1868年底,才逐漸在南部站穩腳步。

馬偕登場:挖一切攏是為基督

1871年馬雅各離台,返回英國,隔年3月加拿大宣教士——馬偕博士抵達淡水,27歲的馬偕將其餘生奉獻給了這片土地。

比起急著去改變當地人的信仰,馬偕跟放牛的牧童學習台語,他深知必須要學會語言,才能增加跟當地人交流的機會。1973年便有信徒受洗通過,馬偕隨即訓練他們成為同工,擴大福音傳播的速度,其中就包含了日後成為牧師的嚴清華(阿華)。第一次來台宣教的期間,馬偕並非長時間停留在淡水,而是藉由旅行拜訪不同的地區,足跡遍布北台灣、蘭陽與花蓮等地區。

贏取認同,拒絕批判

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馬偕以醫療工作為主,在導正民眾對於西方醫學的偏見有很大貢獻,特別是在蛀牙的治療上,比起偏方治療、或者是錯誤拔牙造成感染,馬偕與弟子們透過西方的牙醫技術,大大地減緩人們的牙痛,從中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此外,只要一套拔牙工具在手,到哪都能治療,相當的便捷、節省成本。同一個地方在拜訪數次後,馬偕才會分享關於得拯救的「好消息」。比起傳統信仰,各種神祇有其專業分工,如果願意相信上帝,就連人所未祈求的部分,全能的神都會一一看顧。比起一昧的批判傳統信仰,馬偕總是根據對方關心的事情、問題,在給予幫助的同時,一點一滴的注入信仰。

焚而不燬,敲響永恆的鐘聲

馬偕博士晚年罹患喉癌,喉嚨潰爛幾乎說出不話,雖然內心懇求 神能醫治,但馬偕自知壽限已到,只能更加把握時間傳道授業。逝世前一天,馬偕在半夜突然敲響牛津學堂的鐘聲,學生們慌忙聚集過來,馬偕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為學生完成了最後一堂課。1901年6月2日馬偕博士於淡水自宅辭世。

綜觀整個聖經的攝理歷史,人們領受基督的精神,體會到怎能自己獨自領受救援,放膽地傳揚真理話語,在馬偕博士之後,依然有許多人在犧牲與奮鬥中持續照亮前路。也許世界仍不美好、充滿了絕望與黑暗,但不要因此停下腳步,在福音的征程中,將會有更多的後繼者,被這生命的鐘聲所感動,持續努力前進。

馬偕博士來台宣教150週年,追念前人的犧牲奉獻時,也從馬偕博士其充滿包容力、洞察社會氛圍的智慧得到啟發。面對時下的社會氛圍,要如何減少批判、對立,了解普羅大眾的需求,將聖三位的愛、救援的福音持續擴展出去,這是每一位信仰者該不斷研究的課題。

馬偕所寫的聖詩《最後的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一生的歡喜攏在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波瀾大海遙遠的對岸,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
我一生的快樂攏在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找到一生最後的住家。

譜曲後的《最後的住家》

延伸閱讀:
台灣攝理的起點——旗津港與看西街基督教會
寧願燒盡,不願朽壞-馬偕博士宣教策略的再思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