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教育來自於人們永遠學不會歷史的教育
「攝理」原為安排、治理的意思,引申為天的旨意
透過閱讀聖經,不光是了解歷史,更是了解在這時代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
馬太福音7章6節
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牠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
其實從小就有學習過這句英文格言:Don’t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中文可能會把意思近似成「對牛彈琴」,我個人對這句話沒有很深的印象,因為講起來總覺得少了一種格言的韻味。
不過上教會後,牧師教導說聖經中也將「珍珠」比喻成「真理的話語」,針對不同的比喻牧師舉了很多兩種比喻之間的共同特性。
於是我就思考珍珠跟話語的關聯性是什麼呢?
[getty src=”82136435″ width=”479″ height=”358″]
珍珠生產於珠蚌內。其形成的原因是:有異物進入蚌的外套膜內,蚌本身受到刺激,卻又無法將它排除時,便分泌碳酸鈣與真珠母將它包覆,此分泌每天約3-4次,每次塗滿的厚度僅0.5微米,需2-5年的時間,才能長成寶石級品質的珍珠。
(參考資料)
就像珍珠是經歷漫長歲月累積形成的一般,話語也是在極端的環境上,漫長的歲月中一字、一句累積下來的,可是丟給豬的時候,動物的想法是什麼呢?
“為什麼給我這個東西呢?這又不能吃,肚子餓應該要給我食物才對啊!”
因為不瞭解話語的價值,常以為來到教會坐下來,一個半小時,我就理所當然的可以聽到聖經的教導、聽到三十個論,但是因為自己的想法、價值觀的差異,就算白白給予了,也還是會不接受、甚至批判。
珠蚌為了排除那種異物感,數年間每天痛苦、掙扎的感覺,對於曾經重感冒、經歷病痛的人來說是最能了解的,聖經中的真理,往往都是那個時代中,相信 神的人努力實踐後寫下的深刻內容。
鄭明析總會長牧師能教導聖經的話語,規劃出聖經三十個論,想必也是在經歷人生的過程中,一邊禱告、研讀聖經、一邊積極地度過生活才能體會的。如果沒有好好前言、介紹,只是貿然地、不加修飾地說出內容,聽的人不僅容易誤會、也容易看輕。
我自己是透過考試一路升學進大學的,有那種背答案的劣根性,以前為了拼成績,就算是一個很難的物理定義,考試出來寫錯,我就會反覆閱讀詳解、老師的解法來「熟悉」正解。
這樣的思維讓我在大學一開始很難適應,在工程的應用上,太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了,如果自己沒有深入的瞭解原理原則,就找不到放諸四海皆準的致勝工具。讀到聖經這經文時,更是瞭解到身為教導者的那鬱悶,因為聆聽者帶著錯誤的期待,教導者也很難給予最適切地教導。
到底從神那裡領受話語有那麼的辛苦、艱難呢?
必須要曾經深入禱告、積極地實踐到,能聽到一兩句神的教導、得到從內心而來的聖靈感動,才比較能了解其困難。
藉此也能了解,若是要譜出整本聖經的話語、寫出貼合 神想法的證道,這有多麽困難呢?
這樣思考時,聖經話語竟像珠寶、黃金般發出光芒了,原來這就是靈魂的糧食啊。
“如果<自己的層次>很低,即使 神賜下「大的事物、好的事物」,人也會認為那是「層次低的事物」,只會低層次地使用。
經歷看看吧!這樣才會瞭解。<去確認>就是「去經歷看看」。
< 神、聖靈、聖子和主賜下的東西>若從「外表」上來看,看起來就跟別的東西一樣、沒有特別不一樣。
然而越是確認內在,就越會發現其價值、意義、層次和內容都不一樣。”––Jung Myung Seok
[getty src=”72471052″ width=”507″ height=”338″]
而這地球也像耶和華 神掌心的珍珠,在漫長的歲月中,人類的攝理歷史在六千年當中不斷地展開,
雖然有痛苦、絕望、掙扎,神內心被撕裂、流下眼淚,但如今也迎接到了,最燦爛、最完美的末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