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惜梅樹以抒發愛才之心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是一位清代的思想家,他透過科舉考試取得進士,為朝廷效命,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病梅館記寫於1839年,這是他在家鄉成立「病梅館」時所寫的散文。面對清朝制度的腐敗,他是清代改革的先驅,不過最終在48歲時辭官歸隱,在隔年1841年去世。《病梅館記》說明自己設立此館的用意,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在探討「梅」的價值,而是藉由探討「病」,影射當時代的陋習、歪曲的價值觀。

普世對梅樹的審美觀是:
“梅以曲爲美,直則無姿;以欹爲美,正則無景;以疏爲美,密則無態。”

人們認為樹幹曲折、枝葉稀疏的梅樹才是美麗的作品,為此種植的人投其所好,將梅樹在捆綁、扭曲的情況下栽培。龔自珍觀看他所居住的江浙一帶,梅樹幾乎都是這種病態美的產物。為此他購買了許多孱弱的梅樹,讓它們按本性去生長。即便文人雅士會批評他糟蹋了梅樹,他還是下定決心,要讓梅樹在病梅館中自然生長。

龔自珍照顧梅樹的方法:
“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爲期,必復之全之。”

『人才』不該用單一標準審視

歪曲的梅樹不好嗎?直挺的梅樹就比較好嗎?重點並不在於梅樹的模樣,而是當我們用同一套標準去規範所有人的時候,即便天生就曲折的梅樹,也在束縛中失去其自然美好的生氣。

文末作者感嘆地說: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透過文章遙想他所生活的時代,也許龔自珍多少已經預見,國家正逐漸步上毀滅的道路、難以挽回。文末作者對於現實的感嘆,同時也成為了他的告白,國家狀況只會越來越糟,但是他窮盡生命為止,會盡可能地醫治越多的「病梅」,任重而道遠。

在我們的社會中,因著每個人各司其職,得以繁盛、進步,生產糧食的人、研發科技、從事工具生產、藝術音樂創作者表演者、大眾運輸物流管理、國家公職、行政人員……等等。孰優孰劣?並無法用單一的標準去定義,升學主義昌盛,難道無法進入熱門科系、主流學校裡頭,就無法出人頭地嗎?前途就必然受限嗎?
社會的氛圍很容易給青少年錯誤的價值觀,以及帶來不必要的壓力。此外,套用在各種錯誤的社會氛圍上,放諸四海皆準,例如競選時以抹黑對手、操弄族群的對立……等等,誘導人去認同「好」、「優秀」、「傑出」的標準,皆是問題之所在。

鄭明析牧師

(圖片出處:見面與對話)

從剪枝中孕育偉大的作品

另一位大自然的工匠——鄭明析牧師(1945年3月16日~)在栽培松樹上也有同樣的感觸,歪曲的松樹美麗、枝條散亂的松樹神秘、高大挺立的松樹雄壯,每一個模樣都有其帥氣、可觀賞之處。在栽培的時候,一開始客觀地給予管理,之後才依照其特性,逐一的引導。Y字型的松樹、主幹直挺枝條四平八穩的松樹、盤踞如龍的松樹、嬌小地生長的盆栽松樹……等等。不應該為了追求單一的標準,所以將每棵松樹強加成其他的模樣,剪枝的時候,要依照其特性、樹形來修剪。樹形除了與品種有關,也與生長的環境有關,有些松樹雖然生長了百年以上,但是因為長在石頭、岩壁之間,看起來非常的嬌嫩,實則一個個皆是價值連城的寶藏。

大芚山空提復活松樹

人們常因為自己無法符合主流的價值,就感到自卑、怨天尤人,透過松樹,鄭明析牧師教導人們,如何正確地栽培人才、引導青年。所謂的順其本性,並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胡亂地憑著自己的意識去生長。在韓國,冬天時大雪降下,樹枝太雜亂容易因為無法承受積雪的重量而被折斷,美好的未來葬送在自己的無知中。沒有妥善的剪枝,會讓枝幹營養不良,無法茁壯地成長。人並非憑藉個人的水準去生活,應該要在興趣、志向的基礎上接受訓練。那麼在所有的教導中,最了不起的教導自然就是聖經中——聖三位的話語,依照 神的話語來生活,因此可以成為活著的生命作品。

“因為樹葉太多了,反而無法看出樹形的原貌,所以必須要剪枝。”
牧師對著剪枝後的松樹評論説。

掙扎奮鬥得勝死亡的松樹

以生長在迴谷的獵豹松為例,迴谷,如字面上意思所示,是迴旋之處,風時常在裡頭打轉,本來這顆獵豹松四周也有其他的樹,因此乍看之下獵豹松並不是很顯眼,想不到十幾年過去後,獵豹松成為了唯一存活的松樹,而且樹幹非常的粗,耐得住從四面吹來的強風。攝理教會獵豹松

(獵豹松,出處:見面與對話)
因著迴谷的風長年吹襲,枝子生長的並不均勻,樹幹依循著一個趨勢迴旋向上,站在風口上成長的松樹經歷了許多的痛苦,最終成為了顯眼、吸引人目光的巨木。攝理教會獵豹松

鄭明析牧師管理松樹後,將其成長的故事一一闡明,展現出來時,觀看的人也為之驚嘆。如此一般就是如此,牧師有時會讓持續做事、平時默默預備的人上台,出考題來考驗對方,並不是要考倒對方,反而是為了稱讚對方一直以來做得很好的關係,讓人帥氣、發光地在群眾面前展現。

你就是最有價值的寶石

前者感嘆時代摧殘人才、試圖拋開大環境的束縛,後者則如同工匠,在雕琢之中不斷發現人所蘊含的寶藏,每個人皆是寶石。別用他人的價值觀來拘束自己,雕琢自己後,成為璀璨的寶石吧。

延伸閱讀:
鄭明析的剪枝哲學與雕琢鑽石的匠人精神
人生之剪枝修造正逢其時

在〈龔自珍的《病梅館記》與鄭明析的《獵豹松》〉中有 1 則留言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