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制度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660年神武天皇,至今於2019年10月22日即位的第126任德仁天皇,一脈相承,即便不是由子嗣來繼承也是由兄弟、親族來傳承。天皇制度的長久存在,一來有神道教的宗教確立其正當性、二來天皇通常不直接干預政權統治。

天皇從何而來?

最早的九任天皇僅簡單地記載於《古事記》《日本書紀》,缺乏詳細地描述與考古的佐證,相傳最早神武天皇為天照大神後裔(第六代),整個皇室都是天神血脈。

在現代化的法治國家發展過程中,日本如同其他君主立憲的國家,都有針對皇室制定相應的法律規定。像天皇與皇室本身是沒有姓氏,除非是皇室女性跟國民結婚,便需要冠上夫姓。因為姓氏是「人間」才有的,過去姓氏是冊封給貴族用、或是貴族賞賜給平民的,往往是為了強調血統的優越性而擁有的。1875年,明治天皇頒布《平民苗字必稱令》,才讓全部的人名都擁有姓氏。

天皇是「人」還是…?

天皇不屬於「國民」,所以天皇沒有身分證、沒有戶籍地、無法享受絕大多數的公民權。僅能透過「皇室族譜」來查閱天皇的名字、出生年月日。出國時天皇與皇后依照特殊條例,不需要護照可以直接出關。皇室成員則是需要申請一次性的護照。皇室成員的日常消耗品、服裝、理髮美容,這些都是跟相關的企業合作,定期地提供型錄、幫忙丈量尺寸後,將商品寄到皇居中。無法隨自己的心意去逛街,上美容院,在行為與行動上都有規範。

雖然皇室有其歷史上的優越性,但實質上有很多不自由並且辛苦的部分,二戰後日本的憲法修改,天皇是無法表達自己個人的政治傾向的,是完全地虛位元首。憲法將虛位元首的行為分成「國事行為」、以天皇身份進行的「公共行為」以及其他行為(如:個人興趣、宗教祭祀)。前兩者包含國家活動、民間拜訪、國際親善活動等等,依照天皇個人的意願來安排,天皇最主要還是負責神道教的祭祀、儀式。

大嘗祭

祭祀用的大嘗宮是祭祀前在皇居特別搭建的,非常設建築

與新任天皇有關的儀式:即位禮、大嘗祭

每年11月是神道教中的「新嘗祭」,天皇將今年收成的米糧獻上給神明,自己也親自享用,感謝神明保佑、祈求來年順利。而天皇即位後的第一次新嘗祭稱為「大嘗祭」規模會比歷年都要來得大。這也是為什麼天皇要趕在十月將登基的儀式完成,否則越接近年底只會更加地忙碌而已。

原本即位後有與國民首次見面的「慶祝遊行(祝賀御列の儀)」,因為10月底的風災延期,剛好11月到東京旅行時,遇到許多配合新任天皇即位,首次推出的展覽與活動。

東京國立博物館有天皇的宮中禮儀(天皇と宮中儀礼)介紹,包含了儀式的說明、書畫、器具的展示,讓大家更加認識神道教的習俗與傳統。
紫宸殿即位之禮》
 
圖畫上記載了人員的分配,以及天皇與皇后所待的「高御座」繪畫
 
「紫宸殿」跟中國「紫禁城」的『紫』,都不是代表「紫色」,而是傳統星相學認為,神明居住在天上繁星中,而天帝、天母與天子居住在「紫微垣」的宮殿中。君權神授的概念裡,「紫宸殿」跟「紫禁城」便是地上「代理人、傳人」所居住的地方。
 
針對「即位儀和大嘗祭」這些只有新任天皇才會舉行的儀式,因為上次舉行已是1990年,相關的儀式便需要透過古書的記載來了解,在儀式進行之前,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預備跟練習。光是本次德仁天皇即位,提早一年以上就開始預備,包含服裝製作、人員的排練,「高御座」這次也是由專門的團隊花十幾個月重新組裝完成。
 
——
展覽資訊:10月8日~2020年1月29日
推薦:購買UENO WELCOME PASS,2600円可以參訪上野恩賜公園一帶12個場館、庭園各一次。3600円可以挑選當季特展一個參觀一次。
——
由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博物館,強調與內苑的樹木融合的現代化木造建築。
明治神宮內苑也從10/26啟用了明治神宮博物館,開展首先展示了明治天皇所使用的皇室器具、服儀,可以看到明治天皇的「黃櫨染御袍」,這是天皇即位、重要宗教祭祀才會穿的衣服,獨特的黃橘色的皇袍象徵「大地」,由獨特的染料製作,並非日常可見的服裝顏色。查閱新聞媒體,每個攝影師的調色都不太一樣,但是現場就能直接看到明治天皇穿過的原件,當然也包含皇后的傳統服裝。最特別的是明治天皇曾經用來出巡的座車——六頭曳儀裝車也呈列在其中,能近距離看見許多日本重要的文化財以及國家寶物。
 
——
地點:明治神宮博物館(位於神宮外苑,參訪路線的右邊)
展覽資訊:每日10:00~16:30,週四公休
門票:成人1000円
——

慶祝遊行:等待良久只為目睹一眼

德仁天皇出巡
11/10這天《慶祝遊行》天皇的座車是從皇居出發到《赤坂御所》,一個車程20分鐘不到的路線。每一個路口都有獨立的檢查哨,每個人都要檢查行李跟全身檢查,金屬檢測後、著白手套的警察還會將全身摸個遍,之後才能正式進到歡迎的路線上。可以理解如此謹慎的原因,但還是讓人相當不自在,人潮分散在每個路口,但安全檢查的時間真的拖延蠻長的,等了三個小時,最後坐車只有約十幾秒的時間從眼前經過。

二十一世紀天災不斷的日本

一般國民對於天皇、皇室的感覺是相當的薄弱,不會刻意關注天皇、皇室的活動。但因為從去年明仁天皇提出退位,到年號轉換、新任天皇即位的過程,讓國民對於神道教的傳統再次重視起來,也對於皇室文化產生好奇心。日本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領先世界的高度發展國家,但二十一世紀以來,經濟、民生發展一直都不是那麼順利,加上天災不斷,即便是如此強大的國家,也不得不在突如其來的天災面前感到渺小與無力。
關西機場颱風
去年燕子颱風造成關西機場對外聯絡橋斷裂,無數國內外旅客受困機場,花上7個月才修復。今年則是十月哈吉貝風災,原本因火山活動而停駛的箱根纜車才剛復駛,隨即因著大雨而嚴重毀損,無限期停止,最快一年才能修復。民生住宅、公共建設的損壞更是難以計算,新幹線北陸列車便有八輛引擎被大量泥水滲透,只能全數報廢。
新幹線
整個被泥水淹沒的新幹線車站一帶
 
在台日友好的民間氛圍中,令人不自覺地擔心日本發展的狀況,
衷心期待新的年號「令和」,
能使人心「靈」(日語同音)平「和」,
「令」國家發展更加「和」順。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