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小鎮的青年

韓德爾( Hä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
生於德國,不過一生中大多數的時間都定居於英國,父親是一名理髮師兼外科醫師,自韓德爾小時候,便期許自己的孩子能就讀法律,博得好出路。他在幼年便展現了對音樂的天份,起先只是把玩家中的古鋼琴,7歲便在教會接受正式的音樂教育,進一步學習如何創作宗教禮儀使用的歌曲以及清唱劇。同時也與宮廷樂師來往,學習了巴洛克時期,帶有華麗、豐富的宮廷音樂。兩者對於韓德爾一生的成就都有著莫大的影響。
成年後帶著父親的遺願,17歲的韓德爾先選擇就讀法律系,同時為教會創作禮拜使用的彌撒曲,也在這段期間創作了2部歌劇,這不僅為他打出些名氣,也從中得到資金,足以到義大利進修。
三年後,在英國擔任宮廷樂長,此後的一生韓德爾都待在英國,他一生共創作了46齣歌劇、36齣神劇,最著名的就是水上煙火皇家煙火(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以及本次音樂會會演奏的神曲彌賽亞(Messiah)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24天創作神曲彌賽亞

初到英國擔任宮廷樂長的韓德爾雖然深受貴族喜愛,不過對於平民百姓而言,卻難以接受這樣的「貴族音樂」。在1729年時世界上第一部音樂劇「乞丐的歌劇」演出,通俗、饒富戲劇性的演出,深受大家的喜愛,同時對於韓德爾以及當時的宮廷音樂儼然是一個龐大的衝擊,也因著大臣的讒言讓他被國王疏遠,接連而來經營的歌劇院倒閉,對於步入中年的韓德爾來說無疑是連環的打擊。
然而在這樣得絕望之中,也讓他重拾了自己的信仰與對 神的敬虔。1735年7月他收到好友寄給他的神劇劇本「彌賽亞」,本劇獨特之處在於,除了稍加修飾人稱之外,完全採用聖經的經文作為對白。閱讀後韓德爾得到龐大的感動,於1741年8月22日著手創作,僅花了24天便完成這部劇作。光是演奏完所有曲子就需要三個小時,且韓德爾創作的是總譜,亦即本身涵蓋所有的樂器、聲部的安排,實在無法想像他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中完成這部作品。

全曲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耶穌降臨的預言和他的誕生(21曲)
* 第二部分:救贖的信息和耶穌為全人類的犧牲(23曲)
* 第三部分:耶穌的復活和最終的審判(13曲)

天國的國歌「哈利路亞(Hallelujah)」

在神曲中最有的名作品,當屬「哈利路亞大合唱」一曲。據傳,在創作此首曲時,由於韓德爾埋首創作到廢寢忘食。直到完成時,僕人聽見韓德爾流淚讚嘆的告白:「我看到了天國的門打開了。」
1743年一次演奏時,國王喬治二世也前往觀賞,在第二部分最後聽到「哈利路亞」一曲時,國王突然站立起來直到演出結束,大家看到國王站立,也全都起身欣賞完整個演出。會後國王讚喻其為「天國的國歌」,此後聆聽「哈利路亞」一曲,全部的觀眾都會起立聆聽,成為一個非常特別的慣例。

巴洛克音樂風格簡介

巴洛克(Barocco)本來意思是指不規則的珍珠,用來指稱巴洛克時期的文化藝術華麗卻凌亂,但隨著巴洛克在十八世紀成為主流,已經失去「巴洛克」一詞的原意,現在指稱的巴洛克,則是直接提及當時的文化藝術、雕塑、建築、文學等等,實際展現的風格。
這時期的音樂風格多有炫技的意味存在,加入大量修飾性地音符,實質面上,多是為了貴族們宮廷的宴會、各種社交場合創作旋律豐富、排場華麗的作品。
而在歌劇/神劇中會分成兩個不一樣的段落,宣敘調(Recitativo)作為情節的鋪陳,情感描述的時候,則改採詠嘆調(Aria)。
宣敘調:敘事為主,通常一字一音
詠嘆調:情感的抒發,常常反覆詠唱來堆疊情緒
以一劇為例,以聖經為主的敘述多為宣敘調,不過在「哈利路亞」的時候,光是僅僅一句「哈利路亞!」,就透過各種不同的聲部組合、音高的堆疊,反覆詠唱,來營造出讚美救主、展現 神榮耀的氛圍。

以音符來詮釋歌詞

音畫(音符畫Word-painting),是以音符在樂譜上呈現的畫面作為歌詞、意象的傳達。韓德爾在此劇中使用此技巧,來呼應歌詞的內容。
Every valley shall be exalted, and every mountain and hill shall be made low: and the crooked shall be made straight, and the rough places plain
(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
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
彌賽亞韓德爾教會
配合mountain跟hill,作出高山跟山丘的差異,rough place變得平直,起伏的音符就變得平直。

路加福音2章14節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and on earth peace among those with whom he is pleased!
(在至高處榮耀給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
彌賽亞韓德爾教會
第一句in the highest,採用了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來演唱。第二句 on earth則使用男高音、男低音來演唱,不僅演繹出其中的反差,也給予聆聽的人極強的畫面感。

榮耀歸與上帝

榮耀歸予神
韓德爾在低潮時,遇見了「彌賽亞」這部神劇,在樂譜最後,他寫下「SDG」(Soli Dio Gloria)榮耀歸與 神,此劇之後,終期一身韓德爾都沒有再創作歌劇,唯有專注在神劇的創作。劇中訴說著救世主的故事,讓每一個觀眾更加體會 神的深刻心情與救援的價值。首演時,海報上寫著:「為了一些困苦的囚犯,以及梅爾舍醫院的利益而演出。」一生中韓德爾為此劇指揮三十餘次,全部都是為了慈善的名目演奏,如同內容歌頌的一般,為了世人差派了救世主,成為貧困、窮苦之人的希望、幫助,三百年間人們以著此劇透過數以萬計的慈善演出,提供需要幫助的人實質地助益。
和平的時代什麼時候會來臨呢?
並不是沒有戰爭就是和平,人與人內心的爭執、糾結,每天都在發生,不論你的政治理場、宗教信仰為何,付出行動改變現況幸福才會真正的來臨。

“到<盡頭>就會得著「從一開始就去行動的一切成果」。”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